• 以奋斗姿态书写青春梦想,以生动实践成就精彩人生

    以奋斗姿态书写青春梦想,以生动实践成就精彩人生——记2018北航学生寒假返乡社会实践 2018年寒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学生寒假返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引导青年学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四个正确认识”,多角度了解、认识国家近年来的发展进程,为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全校共有1200余支团队积极申报立项,围绕“重走改革之路”“聚焦三农问题”“宣扬空天文化”等多个特色主题展开。重走改革之路,以奋斗精神构筑青春信仰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随后,深圳与珠海、厦门、汕头一起被设立为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成果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更是青春的永恒主题,同学们组成一支支社会实践队,重走改革之路,领悟奋斗精神。寒假伊始,“见证·深圳梦寻”实践队奔赴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回顾改革开放历史和元勋初心。实践队登上深圳福田区中心的莲花山山顶,在一丛丛苍松翠柏前,如今深圳的全貌尽收眼底,一派繁华景象之上,莲花山上雕像中的邓小平同志正昂首阔步,面带笑意,守望着这座他牵挂的城市,俯瞰着他推动的改革开放走向新的历史进程。共产党人锐意改革、突破进取的图景在实践队心中组成了一幅改革开放的恢弘画卷。随后同学们走进蛇口工业区,学习了解改革放开的“蛇口第一炮”,领悟改革开放元勋的初心和智慧;深入华为、万科、比亚迪等著名企业,侧面了解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走访深圳渔民村,通过村民讲述,切实感受改革开放对老百姓带来的切身好处。与此同时,“见证·一揽珠华”实践队伴着珠海的蒙蒙细雨,乘车前往珠海市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该园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与休闲健康产业,充分发挥村落与风景区的天然资源优势和人文优势,已实现了多个村庄的脱贫致富,为“经济+生态+旅游”的新模式提供了一个良好典范。队员们同政府负责人、园区工作人员谈生态园的经济发展模式,就珠海现阶段的生态政策与经济机遇进行了深入了解。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2018年2月6日,“领航·一带一路”赴重庆两江新区实践队来到了重庆果园港,眼望长江之畔集装箱鳞次栉比,耳听渝新欧铁路呼啸离去。重庆果园港是我国最大的内河水、铁、公联运枢纽港,是第三代现代化内河港口,是 “内陆开放高地”。同学们走进”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枢纽,见证果园港的发展速度,展望为两江新区的发展前景,为祖国强大综合实力而自豪!情系三农问题,为乡村振兴奉献青春智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同学们组织返乡实践队,走进农村、走近农民、了解农业,在实践中学习“1号文件”,为乡村发展献计献策。 法学院的同学组成“同心向阳”实践队,前往山西省立新律师事务所和山西省中阳县法律援助便民服务大厅,深度考察中阳县法律援助现状。同学们通过与当地民众和律师的深入座谈,了解到动保障纠纷是当地法律援助案件的主要类型,但囿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多方面限制,存在着立案难、办案难的问题。同学们结合课堂所学知识,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解决建议,为做好司法体制改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贡献力量。 “梦享航线”实践队在寒假期间走进贵州省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毕节市大方县,调研这些地区县城和村镇的中小学,了解其教学情况、基础设施、师资力量、生源及升辍学等情况。实践队在当地小学老师、乡村孩子同走上学之路,与当地政府人员共同探讨教育带动经济、人才带动后进的发展模式,为提升当地教育水平、帮助孩子走出大山助力助智。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是北航的定点扶贫单位。近年来,一批又一批的北航人陆续来到中阳,把脱贫攻坚的论文写在吕梁大地上。2018年1月27日至2月2日,在北航驻阳坡村第一书记冯维成老师的指导下,“筑梦未来”实践队在中阳县下枣林乡阳坡村进行返乡实践。实践队深入阳坡村,走进农家、贴近农户,和他们谈心交流,真实了解到了阳坡村村民的生活情况。同时,同学们依托吕梁市北航中汇科技孵化器,将自己在学校的研究项目切实转化为帮助乡村发展的科技项目,为乡村发展贡献校园智慧。传承报国情怀,为空天事业播撒青春火种“空天报国、敢为人先”是北航青年学子的精神标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多次提到了科教兴国、创新驱动发展、军民融合等国家战略,提出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这令广大北航青年十分振奋。利用寒假,北航学子重回高中校园,传承红色基因,传播空天文化,以青春激扬青春,以梦想点亮梦想。405支招生宣传队、1200余位同学利用寒假期间,携带返回高中母校,在汇报自己成绩的同时,向母校的老师和学弟学妹们介绍航空航天科技前沿、讲述航空航天人的动人故事,畅谈祖国的航空航天未来发展。通过宣讲,身为学弟学妹的高中生们对航空航天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空天报国的梦想种子已然埋下,新的奋斗历程即将起航!学校在本次实践中实行双导师制,在实践队原有专业指导老师的基础上,学校专门聘请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教师担任部分重点实践队指导老师,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学生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同时本次社会实践结束后,将会对同学们的社会实践成果进行总结凝练,形成优秀案例,由同学们自己主讲,带进思政课课堂,实现社会实践队思政课的反哺。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北航学子践行“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北航校训,扎根中国大地了解社情民情,在实践中感悟真知灼见,在社会中锤炼意志品质。仰望星空,于广阔宇宙中探知无垠真理;脚踏实地,在中华大地上实现报国理想。北航学子的实践脚步不会停驻,只会渐行渐远;北航人的青春梦想不会迷航,只会越飞越高!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

  • 同心向阳,法援脱贫

    同心向阳,法援脱贫 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屋子,有些昏暗的灯光,几张摞满文件的办公桌一套木制沙发茶几和一个大大的铁皮文件柜——这里就是山西立新律师事务所。它不仅是中阳县唯一一所律师事务所,同时也是中阳县法律援助便民服务大厅。这所规模不大的国资律师事务所共有十位在职律师,几乎办理了中阳县所有的法律援助案件。律所内,王律师正坐在桌前和一位当事人认真地交谈。二十多分钟后,王律师才得以空下来接受了我们的访谈。在交谈中,我们了解到刚刚前来咨询的当事人是因受工伤后未能得到相应赔偿又别无他法,所以来寻求法律援助。而这样的例子在中阳县并不在少数。据悉,2017年,中阳县法律援助中心接待来访合计超过200次,全年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97件、其中刑事案件9件,占总案件数9.3%;民事案件88件,占总案件数90.7%;无行政案件。其中涉及劳动仲裁1件,涉及妇女儿童权益保护13件。“命运给这些本就生活贫困的人沉重一击,是中阳法援中心给他们温暖的援助,让他们重拾希望。”法律援助中心的党律师这样说精准法援,让困难群众也打的起官司“纠错是最大的维权。为弱势群体消除经济困难,维权无门的思想顾虑,尽心尽力办好每一起法律援助的案子是每个法律人的职业素养,也是人性向善的光辉。”在接受采访时,中阳县司法局局长说道。在法援的过程中,普及了法律知识,纠正了贫困群众对于法律的误解,树立了贫困民众的维权意识。“让打不起官司的贫困民众也能依法打赢官司”是中阳县法律援助的核心理念。目前,中阳县法律援助工作主要由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和国资律师事务所来开展。司法局一方面多次开展为民普法宣传活动,深入各乡镇进行法制宣讲,赠送普法教材进校园,17年将领导干部和青少年作为普法重点,不断提高民众法律意识。另一方面,一步步健全纠纷调解网络,在每村设置调解员,努力做到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中阳县法律援助中心自身配备专职律师定点值班,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受理法律援助、代拟法律文书等工作。法律援助中心还使律师参与到信访接待中,安排7名律师进驻县信访大厅值班,并兼任部门法律顾问。同时,在看守所、人民法院均设立了法律援助联络站点,这样的多点联动模式可以在合适援助案件发生时,律师可以第一时间对民众权益进行保护。国资律师事务所每年也会承接大量的法律援助案件,每位律师都至少会办理2个法援案件,同时免费为民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在全县脱贫摘帽的关键时期,作为一名普通的司法工作者,我一定尽我所能让所有群众都感受到法律援助的阳光。”王律师坚定地说道。心系群众,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在中阳这种小地方,基层法律的执行不是一般的难,有时候只是为了立案这一步就要跑法院七、八次。但即使有再多的困难,我们也要尽最大的努力维护受援人的合法权益。”当地的劳动争议案件的一大突出问题就是立案难。煤炭是中阳重要产业之一,因此当地存在许多煤炭企业。然而这些企业与劳动者大多不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劳动者签订的合同会普遍会被收回。而且有时即使签了其合同上注明的金额也远小于实际工资,仅为实际工资的1/4左右。这就使得发生事故后,当事人难以证明与企业存在劳动雇佣关系,难以通过司法途径维权。并且,即使当事人通过调节得到了一定赔偿数额,其数额也远远小于应得数额。这种情况下,法律援助的介入就很有必要了。因为这些当事人通常经济实力较差,繁复的案件情况使得只有律师介入才能帮助当事人维护自己的权益。然而,即使有律师介入,劳动争议案件仍是一个很棘手的难题。据事务所的高律师介绍,由于劳动者面对的通常是当地的支柱企业,所以很多时候法院不敢立案,立了也不敢判,因此许多案件常常是一拖再拖,再加上企业也通常拖延提供相关材料,这就导致受伤工人申请工伤证明困难,也就难以走上接下来的劳动仲裁和法院立案的程序了。接受我们采访的高律师谈到工人们维权的艰难境遇和诉讼过程中的种种困难时,眼眶里浸满了泪水,说到:“在我们这种贫困的小地方,真的是打一个官司穷三年,维权法律援助太不容易了,很多时候我们也是无能为力。”然而,法院的做法又何尝不是一种无奈之举呢。当地经济落后,如果支柱企业经常惹上各种官司损失惨重,那当地的经济也势必会有影响。以上现实问题和重重困难这都使得当地群众即使有法援的帮助,权益很多时候仍无法受到保障。 经过对于律所的考察以及对于律师的采访,我们发现中阳的律师们都有着一颗朴实炽热的帮助弱势群体的心。他们在法援案件中尽心尽力,纵使没有收入,又面临着很多现实困难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全力为受援人着想,尽心做好自己的工作。但同时我们也深深地感受到了落后地区法律一线工作者面对实际问题时的无奈。迎法下乡,倾力构造“大法援”格局然而,作为即将脱贫的贫困县,中阳从事法律援助工作的专业人员不足,专业素质有待提升的问题亟待解决。众所周知,法律援助的开展以当地的律师作为基础,因此,人才的不足使得法律援助无法充分的开展。而当前中国贫困农村地区法律援助还普遍面临着成本高、诉讼难、立案难结案难等困境。对此,实践队员从建立多元参与式格局、重塑监督管理机制两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通过建立跨区域、跨单位联动机制、高校对口帮扶法律援助、赤脚律师纳入规范化体系等方式建立多元参与式格局,以进一步增加贫困农村法律援助服务人员的数量和服务的质量。则需要通过建立异地法院管辖审案制度、加强上级机关监管、建立健全投诉处理机制、健全立法保障体系来重塑与构建法律援助监管机制,明确贫困农村法律援助工作中参与主体、政府责任、经费保障、申请程序、受援门槛、监督机制、投诉途径等方面,弥补法律空白不断提高提升法律公信力。在实践结束之际,实践队成员被法律基层第一线工作者的精神所深深打动,他们怀揣专业知识与理想,却扎根艰苦基层。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应积极响应脱贫政策号召,学好理论知识,广泛开展实践,以自身行动助力打赢全面法援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我们永远在路上;社会实践,我们永远在路上!(法学院张学源)

  • 山野吹来的风——黄梅戏

    山野吹来的风——黄梅戏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2月21日下午三点多,在安徽名人馆“徽黄艺苑”展厅后台的一间化妆间内,丁顺凯独自坐在梳妆台前,一个人哼唱着“当官难难当官,徐九经我做了一个受气的官”,唱到投入时双手会不自觉地向上微微摆动,像戏台上演出的那样。《当官难》是黄梅戏《徐九经当官记》的经典唱段,这是他为今年春节的黄梅戏展演而准备的曲目。虽然舞台不大,观众不多,但丁顺凯仍然珍惜着每一次的上台机会。他是安徽省徽京剧院的第一届学生,从2006年至今,戏曲已经陪伴了他12个年头。“我的父亲在合肥市庐剧院工作,算是业内人士,我正是在家庭的影响下喜欢上戏曲,并逐渐走入行业。”谈及当初入学徽京剧院的经历,丁顺凯回忆道。“刚入学时班里大部分同学和我类似吧,有点懵懂,有点兴趣。”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徽京剧院学习的五年,受苦受累成他们的家常便饭。当时剧院并没有自己的练功房,一个暂用的舞台平时还会租给别人举办一些演出,学生有时候就只能在旁边的水泥停车场上凑合。难以想象,炎热的夏天学生们要顶着烈日,在水泥停车场上练习优雅的身段。受伤也是常事。打靶子,是每个学生必练的基本功,两人一组,一人拿单刀(一根扁平的木棍),一人拿枪,互相对打。一日训练时,与丁顺凯同组的同学出现了失误,本该滑过头顶的导,意外地落在了他的头上。“现在想想都疼。”丁顺凯一边摸着头,一边笑着说,“那天我印象深刻,因为那天正巧我爸来学校看我。结果他看到我受伤,并没有什么反应,平静的很。”他说,老师的一句话让他记忆犹新:“练功自己痛点,但基本功不牢,迟早要让别人头皮受痛。”良性循环中的黄梅戏演出在下午三点半开始,持续一个小时。然而从两点起,就陆陆续续有观众入场。等到快开始时,早已座无虚席,没坐的观众便在一旁驻足观看,挤满了整个展厅。“基本上每天都是这么多人,还有的老观众一连来好几天。”被问及从初一至初五(采访日期)的观众情况,团长这样说。前往展厅的观众的数量,着实令我们惊讶。大多数的本地年轻人,对黄梅戏可谓“只闻其名,未见其声”,了解关注的很少。但这还并不足以撼动黄梅戏作为地方优秀剧种对安徽地区的影响力。前来观看演出的,有白发苍苍的老戏迷,有热热闹闹的一家人,有牵手相伴的年轻情侣。我不敢说每一个人都像老戏迷一般,因兴趣而来,随曲调哀乐,碰上熟的曲目还能哼上两句。有的孩子似乎是被迫随家长过来,坐在那儿满脸的不高兴。有的游客只是正巧路过此地,跟着人群凑这一份节日的热闹。但我觉得,无论是以何种方式到来,能听上两句本土的黄梅,能感受丝许戏曲的魅力,都不算浪费了这一个小时的时光。“我个人认为,黄梅戏现在还是有着很大的市场的。黄梅戏仍然受到广大戏迷朋友们的喜爱。”谈到黄梅戏的现况,团长这样回答,“但也存在你说的问题,就是年轻的戏迷少了。”本次演出的黄梅戏团,每年都会招收新人,且人数逐年增多。“其实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我们包括政府都在积极地宣传、普及黄梅戏,很多像你们这样的年轻人可能一开始不了解、不感兴趣,但听上一两次就喜欢上了。这样听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年轻,我们的演员也越来越多,演员多了安排的演出也在多了。我认为(行业)现在还处在上升期,没有到演出不够人演的饱和期。”近年来,安徽省文化厅也举办了许多例如把戏曲送进校园、送进社区的公益性质、半公益性质的文化活动,如文艺小分队进社区、为期三年的1912天仙配大舞台等等。一门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如何,年轻一代应是关键。我们认为,年轻一代对如黄梅戏这样的艺术,缺少的是包容和重视,容易轻易否定其艺术成就、拒绝其艺术魅力;而从业者需要改变的,是创造新颖灵活的宣传、普及方式,如在保留原曲精髓的基础上进行故事、配乐的重新编排,设置题词机器克服方言带来的理解困难,或是加强戏曲基础知识的普及而不是一味的演出等等。我想,普通年轻人与从业者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的让黄梅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光彩。黄梅戏的现状,并非我们在这里的三言两语就能够说得明白。传承与发展困难何在?精品与市场错位谁去谁从?安徽人又怎样讲好安徽故事?等等等等的问题还都值得我们的深思。不管怎样,我们都衷心希望家乡的戏曲产业能够稳步发展,听戏懂戏的人能越来越多,唱戏的人也能越来越多。如果说,五十年代“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的美好韵律像一卷汹涌的浪潮,让黄梅戏在中华大地家喻户晓;今天,希望它能化成一条条绵延不绝的溪流,流进一代又一代观众的心田。(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 魏盛兴)